治霾,太陽能光伏發電,新能源汽車充電樁,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及污泥…… 18日,在廊坊經洽會河北省環保產業展區和環保節能產業對接會上,記者時時感受到節能環保產業的商機涌動,聆聽到河北經濟綠色崛起的強勁步調.
治霾帶來巨大市場機會
上海航天機電有限公司河北區項目總監黃明這次來參加5˙18洽談會,是為了與張家口涿鹿縣簽署一個規模為200兆瓦的光伏發電項目的協議.他直言,在河北由上到下努力治理空氣污染,積極對抗霧霾的政策大背景下,這個此前并不顯眼的東部省份正在成為他們最為重視的市場.
黃明說,他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央企,在國內光伏行業排名前三.由于京津冀區域大范圍治霾,我們的發展重心正在東移,以前是在甘肅,新疆,寧夏這樣的西部省份建電站,現在是向京津冀轉移.而對于需要占地的光伏地面電站項目而言,河北比京津具備更加明顯的優勢:土地成本低,因而成為更受青睞的未來市場.
說到對于河北的投資計劃,他介紹,到2020年,他的公司計劃在河北投資至少2吉瓦的光伏發電項目,而這個規模相當于目前國內省份光伏電站規模的前三甲.目前,這家公司除了在涿鹿外,已在尚義投資規模為300兆瓦的光伏電站,此外還有石家莊井陘的一個30兆瓦規模的小型光伏電站.
據河北省發改委環資處有關人士介紹,到2017年,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,脫硫脫硝除塵的直接市場規模約為1000億元,潛在市場更是高達30004000億元,市場潛力超乎想象.今年僅該處室上報的這類項目就達100個,總投資超百億元.
冀企的機會在哪里?
這是環保部門首次參與5˙18經洽會的專題展,說明省委,省政府對環保產業的發展高度重視.省環保廳科技與對外合作處處長曹子洲接受記者采訪時說,我省正以治霾為契機,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.相信隨著治理大氣污染力度的加大,我省環保產業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.
他介紹說,此次參展參會企業總數112家,參展,參會人員853人.其中國外企業17家,省外企業41家,省內企業54家,涉及大氣治理的環保企業34家,水治理的企業17家,其他領域的環保企業61家.開辦展會的目的,首先是把國內先進的節能環保技術引進來,為治污提供技術支持,進而帶動河北環保產業的發展.
曹子洲介紹,2014年,河北環保產業的市場機會主要集中在鋼鐵,水泥,玻璃,煤電四個產業的污染防治,對上述企業的要求是限期達不到排放標準就強制停產,這必然會倒逼企業加大治霾力度.京津冀在環保治理方面的要素流動已經開始,包括資金,技術,人才的往來越來越頻繁.省發改委相關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說,京津冀市場非常廣大,本土治污企業除了河北自身市場,也可以占領北京中低端市場,同時河北還會承接來自北京的一部分轉移 一部分北京治污企業也會外遷,流動是雙向的,河北環保產業要善于抓住機會.只要來了,就有機遇,剛剛開展不到半小時,已有一個北京企業跟我們達成合作意向,準備代理銷售我們的產品.在展會現場,河北光源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大區經理牛登峰興奮地對記者說,該公司生產的光源太陽能中溫集熱器,可以滿足中小企業生產,生活用熱水,是典型的清潔能源,在展會上廣受關注.
商機涌動源于京津冀協同發展下河北的綠色崛起.在展會現場,河北德龍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德喜接受記者采訪時說,該企業的印染,電鍍廢水處理技術國內領先,正是看到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給環保產業帶來的廣闊市場前景,該公司在服務方向上及時做了戰略調整 由過去專做技術與設計,調整到政策咨詢,可行性研究,污染防治設施的設計,施工,建設,運營等領域,業務范圍涵蓋了環境服務的全產業鏈.隨著我省治污力度的加大,工業企業技術操作人才出現很大缺口.黃德喜說,應市場需求而動,該公司剛剛在保定組建了我省第一所環境職業技術學校,為工業企業培養環境治理方面的技能型人才.前來尋覓商機的不僅僅是環保企業,還有嗅覺靈敏的投融資機構.沿海基金投資副總栽許先生告訴記者,沿海基金是省政府主導成立的基金,目前正將投資目標瞄準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,希望在這里能找到與企業合作共贏的機會.